星座推薦

2019年1月1日星期二

希望在詩

文/李谨光

这年代,正义已被选择性细致化,立法者和执法者皆经常处於两难窘境。法庭正义≠宗教正义≠道德正义≠商业正义≠政治正义≠社会正义。协助厘清社会原貌,希望在诗。

1
“诗言志,歌永言。” (梁.刘勰:〈文心雕龙〉引《尚书》)

2
志表以文字而成诗,表以声音而成歌。然而,人各有志,此志乃是非常志。文字的书写,亦是非常个人的大业。你问我二十二世纪还有诗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还有如假包换的现代
诗。正如绝律於唐,词於宋,曲於元,这沿袭了超过千年的传统和经验保证。

3
个人较认同把语言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求生语言。第二层次:工具语言。第三层次:艺术语言。
小孩的哭叫牙牙之音,无非是为了乞食求生。一般中学程度的语言,主要作用是为了掌握某种工具和技术;就是在大学,理工的课本和参考书,也不能把你的语文程度提升到第三层次。
只有醉心於文字创作的人或受过文学训练的人,才能游刃於第三层次的艺术境界。第一和第二层次的唯一目的就是达意,越直接越好,越简洁明了越佳。而艺术语言涵义深广,非打起
十二分精神细读,不能摸透写者原意。
若有幸走入写者的大观园,那种美感经验,未尝不是人生快事。艺术语言又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种,看看宏观文字,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唐.刘禹锡), “看山在霞里霞外走着/看山之迁移”(李木香,1970),“一任自己在世俗里/飞成一只鸟/游为一尾鱼”
(刘贵德,1969)读此类诗句,使人心旷神怡,眼界大开;再看微观文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唐.李白) , “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To see the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英.威廉贝克
William Blake),“枕着邮差新送的信/在邮票的齿上/对剪相思”(官有荣,1970),”异乡人总爱嚼红豆子/她那翘盼的眸子遂挂上圈圈的思乡病/很湿湿的思乡菌”(沈树德,1967)。细腻文字有一种无形力量, 引导人们走入一个袖珍的花园. 有人惯用宏观文字,有人独好微观语言,有人宏微并用。要是用奈米(nano)尺度来衡量一粒沙的直径,简直可比如横跨太平洋的距离,此为入微而见宏。

4
“少女情怀总是诗”,弱冠少年总有绮梦。年届而立丶不惑丶知命丶耳顺丶耄耋丶期颐,各有其诗化的心境,虽层次不同,但有同轴。不管你的出发点是甚麽,是否懮患家国,是否悯恤蜎飞蠕动小物,是否抒发一己情殇,都可走入诗境,走入一个独撰的精神贵族殿堂。胸怀大志者丶中志者丶小志者丶微志者丶乃至其志未明者,各有自身的诗意空间及文字呈现。曲高和寡耶?低俗乏味耶?则有劳论者去界定。

5
吾师常言,小学丶初中生应该让他们知道书中自有知识的黄金屋,年长的高中丶大专生就必须知道“ 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航海的船长执照,也有分国内丶近海和无限制的远洋
〔Foreign-Going, Unlimited〕。写诗的初手,有一些基本规则必须遵循,至于斲轮老手,其写诗的执照倒不应有所限制。举凡历史时事丶文教经政丶国是人非丶花鸟景色丶豪门陋窟丶伟论细语丶上穷碧落下极微尘,无不可着墨者。
各行各业,皆有诗意事物可表,并非文化界贤兄冠姐的专利。如果你在本科专业的营役过程中找不到诗意,你尚未进入化境。画工“但求形似而失其神理”, 化工“造化的过程,每成于无
形”, 而要求“天工自然”的“神似”(1)。 这就与诗的殿堂不远了。 短诗不简,长诗不冗,情诗意不失大爱,议论不走极端,句法偶出方矩,但若能呈现诗的殿堂意境,不失为佳作。

6
若问社会高度商业化後,文艺创作还有没有市场?当我们看到一些大师级人物如管理大师彼特杜克(Peter D r u c k e r)丶营运策略大师迈可坡特(Michael Porter)丶市场学大师菲
立克特勒(Philip Kotler)等,不停推出崭新的管理模式(Management Model),就不难发现任何管理模式都有时限,在过期之前就必须推出新的模式取而代之。与文艺创作一样,管理模式也应有原创性(Originality),所以已经有企业重用文硕士( MA),而摒弃企管硕士(MBA),以取前者的创意点子。

7
早年常思考科学家与诗人是否拥有相同的创作灵感?读到钱学森说“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泰戈尔是“具有思想家头脑的诗人”,爱因斯坦则为“ 有诗人头脑的思想家”〔2〕;杨振宁说“科学家也有他的风格。这一点跟文学家丶艺术家丶音乐家有些相像的地方”〔3〕。对创作需先有诗心灵感,更是深信不疑。摆在科学家面前有千百条路可走,但是要选择哪一条路,锲而不舍,孤寂地走下去,才能成就其创新发明 ——“ 创作”呢?
我想他会来到一个诗的殿堂捕捉灵感。

8
回顾六丶七十年代,有一班文艺的拓荒人,似乎喝五四的奶水多了一点,顿觉乏味,适逢北方小岛有“下五四半旗” 的呐喊声,正好参与其盛。
固然,张大嘴巴见喉咙这类工具文字,再也不能被接受为文艺的上乘建筑材料,维新精神才是真正动力。当然,创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创新。虽然新的不尽完善,但凭维新日日新这信念,长期观察,体验,修正,必定日趋圆满。今日来看,五四未必全错,现代未必全对,重要的是这个精神信念的承传。

9
作为执文类牛耳的诗, 南方朔引用前英国首相迪斯累利(Benjamin Disraeli)赋予它“立法者”的身份,即语言,价值和未来的立法者。语言本身就有生命力,价值观恒被修正,未来充满变数,只有立法者才享有免控权,夺先机去作各式各样的演绎,为未来的语言和价值观的基层建筑作好准备。这年代,正义已被选择性细致化,立法者和执法者皆经常处於两难窘境。法庭正义≠宗教正义≠道德正义≠商业正义≠政治正义≠社会正义。法庭的判决,囿于相关的法律条文与证据,而法律条文的订立,又受制于立法者的行内知识水平。宗教正义往往根据本教经典诠释。
道德规范,并不全部被制订成法律。为了商业需要,道德甚至法律常常被置之不顾。政治亦然。任何事物受社会接受程度,只能反映该特定社区的文化知识水平。协助厘清社会原貌,希望在诗。
(2003初稿, 2016岁末重修)
注:
(1)。《明报月刊》,2 0 1 2年1 0月号。
〔2〕。《明报月刊》,2 0 0 2 年1月号。
〔3〕。《明报月刊》,2 0 0 3 年3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